全球大米的主要产区?

20次浏览 大米 产地

全球大米的主要产区集中在亚洲,尤其是中国、印度、孟加拉国、印尼等国家,以下是详细分布:


1. 亚洲(全球90%以上的产量)

(1)中国:全球最大生产国

  • 产量:2021年产量约2.12亿吨(占全球总产量的28%)。
  • 主要产区
    • 六大稻米产区
      • 东北:黑龙江(如五常市,以“五常大米”闻名)、吉林(年产量657万吨)。
      • 华北:河北、山东(单季稻为主)。
      • 华中:湖北(年产量1877万吨)、安徽(1630万吨)。
      • 长江流域:江苏(年产量1960万吨,位列世界三十强)、江西(2048万吨)。
      • 华南:广东(1075万吨)、广西(990万吨)([5][7])。
      • 云贵高原:云南、贵州的坝子平原(如云南的梯田种植)。
    • 优质稻米品牌
      • 江苏:射阳大米、兴化大米、泗洪大米等(入选“世界稻米地理标志百强榜”)。
      • 黑龙江:五常大米(全球知名,年产量约2660万吨)。

(2)印度:种植面积最大,第二大生产国

  • 产量:2021年约1.95亿吨
  • 主要产区
    • 恒河平原:西孟加拉邦(1588万吨)、北方邦(1550万吨)、旁遮普邦(1170万吨)。
    • 沿海地区:泰米尔纳德邦、安得拉邦等。
  • 特点
    • 全国耕地约50%用于水稻种植,是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(占全球出口量37%)。

(3)孟加拉国:第三大生产国

  • 产量:2021年约5690万吨
  • 主要产区
    • 沿河沿海平原:朗布尔、锡莱特、拉杰沙希等。

(4)印度尼西亚:第四大生产国

  • 产量:2021年约5440万吨
  • 主要产区
    • 爪哇岛:东爪哇(990万吨)、中爪哇(940万吨)、西爪哇(900万吨)。

(5)其他亚洲国家

  • 泰国:茉莉香米主产区在北碧府、孔敬府(全球第二大出口国)。
  • 越南:湄公河三角洲(占全国产量的60%,全球最大出口国之一)。
  • 韩国:中部地区(如京畿道利川、忠清北道青州)。
  • 日本:关东平原、四国岛(以高品质粳米著称)。

2. 美洲

(1)美国:重要生产国与出口国

  • 产量:2023/24年度预计约1.927亿美担(约963万吨)。
  • 主要产区
    • 阿肯色州(占全国50%)、加利福尼亚州、路易斯安那州。
  • 特点
    • 以长粒米为主,出口占重要地位。

(2)巴西

  • 产区:马托格罗索州、南里奥格兰德州(热带气候适合双季种植)。

3. 非洲

  • 主要国家
    • 尼日利亚:西非最大生产国,但产量仍依赖进口。
    • 埃及:尼罗河沿岸种植,自给自足但需求增长快。
  • 挑战
    • 大部分国家产量不足,需依赖进口(如西非、东非)。

4. 欧洲

  • 主要国家
    • 意大利:皮埃蒙特、伦巴第(用于传统菜肴)。
    • 西班牙:埃布罗河谷(短粒米)。
  • 特点
    • 种植规模小,以满足本地需求为主。

5. 其他地区

  • 大洋洲:澳大利亚(昆士兰州)少量种植,以出口高端米为主。

关键数据总结

国家/地区 产量(2021年,万吨) 主要产区
中国 212,000 东北(黑龙江)、长江流域(江苏、湖北)、华南(广东)、云贵高原等。
印度 195,000 恒河平原(西孟加拉邦、旁遮普邦)、沿海地区。
孟加拉国 5,690 沿河沿海平原(朗布尔、锡莱特)。
印度尼西亚 5,440 爪哇岛(东爪哇、中爪哇)。
美国 约963 阿肯色州、加州。

全球分布特点

  1. 亚洲主导地位
    • 亚洲产量占全球的91%,中国和印度合计占全球产量的50%以上
  2. 南北差异
    • 北方:中国东北、日本等地以粳米为主(适合温带气候)。
    • 南方:中国南方、印度、东南亚以籼米为主(适应热带气候)。
  3. 出口核心区域
    • 东南亚:泰国、越南、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主要出口国(占全球出口量的65%)。
    • 印度:全球最大出口国,2022/23年度出口约2000万吨。

未来趋势

  • 中国:通过品牌化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。
  • 印度:政策波动(如出口限制)直接影响全球市场。
  • 非洲:推广高产稻种以减少进口依赖。